388
2.0
已完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2.0
上映时间:2024年12月30日
主演:李立宏
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388
已完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主演:李立宏
382
4.0
全10集
辛亥
4.0
上映时间:2024年12月24日
主演:濮存昕,龚丽君,Brain,张志忠,张万昆
简介:  北京电视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纪录片《辛亥》将于10月10日起在北京卫视、公共新闻频道播出。
  大型历史纪录片《辛亥》,拟以上世纪初叶的北京为中心舞台,刻画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走向崩溃的背影和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过程,表现清末民初思想交汇、新旧杂陈、势力纷争、歧路纷繁的复杂历史面貌。
  适逢辛亥百年纪念,北京电视台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强强联手,打造百年辛亥史诗。濮存昕、张志忠、李洪涛、严燕生、丁志诚等著名演员扮演民国外交家、民国时评家、清朝官员、民国报人等历史见证人,口述那段波诡云谲的壮阔历史。口述的内容来自书信、日记、回忆录、新闻报道、时评等,均为一手历史证言。模拟亲历者口述的手法还原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将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
  为了寻找独家的历史资料,《辛亥》摄制组走访了国内顶级历史学者、查阅了万余张历史图片、几千分钟的影像素材,并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阿尔贝•肯恩博物馆等海外渠道获取了百年前珍贵的视频资料,用古老影像的本身力量展现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辛亥百年之际,《辛亥》也将带观众回到摄影术的原点,还原“火胶棉湿版摄影术”这一百年前古老的摄影工艺,邀您共同触摸100年前的中国。
  ·第一集:末世
  ·第二集:标靶
  ·第三集:车站
  ·第四集:背影
  ·第五集:幻灭
  ·第六集:天命
  ·第七集:残局
  ·第八集:歧路
  ·第九集:呐喊
  ·第十集:广场
382
全10集
辛亥
主演:濮存昕,龚丽君,Brain,张志忠,张万昆
356
10.0
全6集
长春往事
10.0
上映时间:2024年12月24日
主演:未知
简介:  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集团均坐落于此。而在长春的历史上,这里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宣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一时间,满清遗老遗少、日本关东军、抗日青年、各方谍报人员汇聚长春,演出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历史大戏。
  事实上,从“9·18事变”的那一天开始,长春的人们从未停息的反抗。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拨开尘封的历史迷雾,发掘和讲述了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一群普通人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体现出的是中国普通大众奋起抗争的勇气和民族气节,中国普通人的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基础。
  纪录片《长春往事》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讲述长春一段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另外,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故事在片中也会有相当篇幅的展现。
  《长春往事》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和北京上造影视文化公司联合制作,预计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356
全6集
长春往事
主演:
353
3.0
全6集
味道天津第一季
3.0
上映时间:2024年09月18日
主演:高远
简介:  第1集
  一次上好的宴席,需要的是餐前厨后的创意、新意、技艺、手艺。本次节目通过美食策划者马裕民、餐饮服务大师刘新田、厨师柴金梁、天津面点大师商洪芳等人对生活各方位一点一滴的体味和思索,讲述了他们对美食的真正感悟。这种感悟,便是餐前厨后的真谛。
  第2集
  城市的味道藏在街头巷尾之中,不起眼的小吃摊前。清晨的一套煎饼果子,给人带来的满足更胜过一次饕餮的盛宴。闲暇时的一碗面茶,让人喝出的是早已远去的儿时记忆。唯有对生活有着深深的感悟的人,才能做出最具生活味道的美食。浓浓的猪骨汤带来的是包子的美味,三年的陈酿带来的是独流醋的醇厚,独流河水的滋养带来的是焖鱼的鲜香。
  第3集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东濒渤海,为在天津生活的人的餐桌上提供了丰富的河鲜海味,膏黄肉嫩的银鱼紫蟹使人们在滴水成冰的冬日感到些许满足,汉沽独有的八大馇的咸香滋味让初次品尝的人回味无穷。大神堂的渔民迎着天津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驶向大海为人们打捞鲜美的海味,环境的变化让原味的海鲜越发稀少,唯有不竭泽而渔才能让河鲜海味常保最初的味道。
  第4集
  科教频道《中国人》推出六集高清系列纪录片《味道天津》,包括《餐前厨后》《巷风百味》《河鲜海味》《西风东韵》《茶余饭后》《玩物养志》,表达天津独特的饮食文化与生活。
  第5集
  号称江北第一虫的宁阳蛐蛐,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玩家奔赴宁阳,挨家挨户的去收购,这也为当地人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天津人善玩蛐蛐,在国内是很有名的,选养排斗每一个阶段都让玩家沉醉其中,疲热不侵。而传统天津蟋蟀罐的手艺,则以朴素而深邃的外形,细腻如同玉石的质感文明传承至今。在众多玩家眼中,玩蛐蛐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更是一种人们寄托忧乐的生活态度。
  第6集
  中秋将至,精心喂养的蛐蛐已到当打之年。摆战场,称重量,玩家上场,裁判监督,整个斗蛐蛐的流程好不热闹。方寸之间的搏杀,带给人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步入初冬,另一种鸣虫——蝈蝈的把玩也进入最佳时节。经过养虫人精心喂养45天后,优质的蝈蝈就成为玩家手中的挚爱。再配以精致的如同艺术品一般的葫芦,手握葫芦听虫鸣,正是玩家们心中最美好的享受。
353
全6集
味道天津第一季
主演:高远

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 2025 乐乐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