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诞生于1999年1月2日,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第一档全日播法制栏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栏目秉持“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栏目收视排名长期稳居央视前列,影响力持续增强,《1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小撒探会》等特别节目铸就高端品质,使栏目实现了更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普法功能。
本部纪录片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村民在卖血脱贫的鼓惑中,因为卖血感染了艾滋病。马深义一家就住在文楼村。一家五口,除了大女儿马宁宁以外,整个家庭都是艾滋病的受害者。纪录片从2001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历经盛夏、深秋、严冬,一直到春节,讲述艾滋病带给整个家庭的这场灾难。 本片荣获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和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这是是一部聚焦世界超大城市治理共性问题的纪录电影。它以北京 “12345” 热线接入的市民电话为线索,通过纪实拍摄手法,呈现了北京这座拥有超过 2100 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市民生活的鲜活故事。 影片以 12345 北京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接入的市民诉求电话为线索,串联起话务员的成长、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市民打分机制、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方式等 7 个故事。从不同侧面讲述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开掘 “以人民为中心” 的社会综合治理方案,重构基层治理格局的创新探索,涉及敏捷治理、韧性治理、主动治理、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数智治理等方面,旨在为观众呈现 “以人民为中心” 的城市治理理念和实践成果。
成都平原东北部的罗江农村,它正迎来自己的变革期。而本片基于德阳市罗江区政府提出“重点打造全国高标准种子芯谷”,这一个大背景,历时两年跟拍罗江的长玉村和团堆村,记录在它们被纳入国家级制种基地的试点村之后所发生的乡村变革的故事。 制种,是罗江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种植方式之一,就是为市场培育优质的水稻和油菜种子。但把制种作为一种规模产业来拉动乡村经济,在这里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于是,长玉村和团堆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田园变革,其中有村委会的年轻村官用尽全力的拼命工作,也有种植大户怀疑主义和乐天主义并存的不安奔赴。
本片以上世纪60年代,支援大三线建设为初始背景。 由于这次发展的需要,有很多人们为了国家建设都热情积极的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千家万户,各有各的故事。此片就是讲述了4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被病人誉为“天下神刀”的刘海鹰,是在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盛行时期成长起来的医学博士,九十年代中期在德国度过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阶段,让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品格。在多年的行医经历中,刘海鹰常常自掏腰包救助家庭贫困的脊柱重症畸形病人。他知道这些人如果不手术,等着他们的将是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但长期资助,经济难以为继。后来他用痊愈病人及家属还有部分热心人士的捐助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依托他领导的医院科室团队,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的患者展开医学救助。然而,日以继夜的高负荷工作,让这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早已成为一名亟待被照顾的病人。同事们劝他要多多顾及家庭和身体,但他已经停不下“救死扶伤”的脚步。他仍然踉踉跄跄走着,守护着他难以割舍的、救死扶伤的人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当晚,欢庆的游行队伍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扩音器里不断传来毛泽东洪亮的声音:“人民万岁”!这一声朴实而又充满感恩的回应,凝固成永恒的历史音符。 影片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用别具情感力量与温情脉络的经典光影描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的崇高精神,彰显出"人民万岁"的铮铮誓言。
《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它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远古人类起源到万隆会议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 2025 乐乐电影网